找到相关内容9336篇,用时7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何谓禅?

      如本法师答:禅这个名词(梵语禅那dhyana)即禅定、静虑之意。令专注于一对象而达到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定散。   六祖坛经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不乱者是真定也。外离相为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180912857.html
  • 灵鹫山清明报恩地藏暨瑜伽焰口法会圆满

      2008年3月16日为感念祖先恩德提倡孝道慎终追思的传统美德台湾灵鹫山护法会启建“第三场水陆先修──清明报恩地藏暨瑜伽焰口法会”近八百名信众及志工以虔诚感恩的礼拜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并在法会圆满后施放五大士焰口将此礼拜施食的功德回向往生祖先眷属、现世亲友及十方苦难众生。   十六日法会现场数百名虔诚信众在维那法师带领下身著海青的信众们以恭敬感恩之齐同礼佛诵经...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16040221957.html
  • 中国台湾灵鹫山为泰国捐赠善款帮助建华高中扩建

      2008年12月24日早上中国台湾灵鹫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董事长妙用法师代表道法师为泰国清莱省建华综合高级中学捐赠新台币一百万元以帮助他们增建教学楼。灵鹫山泰国讲堂执事法师法湛法师及泰国讲堂干部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妙用法师在仪式中致辞他说道法师深感教育可以启发善念与智慧创造有意义的生命;希望汇集灵鹫山善信弟子的涓滴爱心协助更多的年轻学子培养专长、激发无穷潜力。据

    佚名

    |善款|捐赠|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2/20070233674.html
  • 问:杂念很多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们每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平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单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生活及环境尽量简单。那样的干扰能相应减少。 二、培养淡泊的心态。如果对很多东西不去在意自然比较清净。所有念头都是因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则不论发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91077888.html
  • 问:拜佛时为何双手翻掌?

    实在讲是很好的运动。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做其他运动就是拜佛拜佛是最好的运动。清净心地真诚只想佛身体每个动作都做到了全身运动量都够了。这是动静一如是静的身是动的跟其他的运动不一样。所以养生之道养心要静可不能动心动就坏了;身?身一定要动。所以佛法用轮做代表你看轮轮转的时候它的身要动圆心不动你想这个道理。所以佛家教人拜佛是身心统统顾到最好的养生之道。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553880405.html
  • 台湾屏东看守所举行皈依三宝典礼 300人成为佛教徒

    2009年9月23日上午9时由佛光山慈悲基金会与台湾屏东讲堂合办的第59场甘露灌顶皈依三宝典礼在屏东看守所举行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定法师为近300位大众受皈依。 法会开始定法师为与会大众开示“皈依三宝”就表示你认定佛教是你要信仰的宗教。每个人一生中最好选择一个宗教信仰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最后定法师带领大众忏悔、发愿并诵持大悲咒甘露灌顶净化所有的人员

    佚名

    |佛教新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07225291173.html
  • 如本法师答:“明心见性”的重要性?

    ; 是性之用性为之体离性无心离心无性心性不二是名明心见性见佛性不可再称为众生见性者以性为用行住坐卧施为动作不染尘生心得自在故。不见佛性依旧凡夫因地起居生活语默动静生心染尘不自在故。见性即见佛佛是我 离心别无佛 离佛别无心与佛平等即佛、佛即。众生不见性始终离性觅累劫终不得佛。 般若三昧经云:“佛(梵语buddha)是我是我

    如本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6122994742.html
  • 彻悟大师开示因果

      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   一切境界惟业所感惟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佛及三...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全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茍真知此心境因果...

    彻悟大师

    |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5/080032261.html
  • 让快乐成为天性

      在此世间绝大多数人都具有把自己的苦乐系缚于外境的秉性。当外境合意时就会满意、喜悦和快乐;当外境不合意时就会不满、忧愁和痛苦;当外境非顺非逆时往往会处于一种无喜无忧的状态。无始以来我们的就是这样随着外境的顺逆而转顺喜逆忧时苦时乐不得自在。   要想从轮回的苦海中摆脱出来我们需要推翻这种对外境顺喜逆忧的习惯在内心深处培养起快乐而安详的天性并且不要让这种快乐和安详...

    明如居士

    |心得|快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23145025846.html
  • 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的别名而“”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易名为“性”请问禅师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的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再进一步的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慧忠...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005152380.html